→參與護學的家長志愿者維持上車秩序。
這不是一條普通的公交路線,起點是潤園,終點是華山路小學,單程耗時十五分鐘;這也不是一群普通的乘客,清一色小學生,陪同而行的是兩位志愿者。上周起,“潤園-華小學生公交專線”正式通行,孩子們實現了“獨立”上學。
這趟特殊的公交路線后,藏著一個有愛的故事。
去年,潤園回遷安置,喬遷新居的居民面臨一個問題:配套小學還未建成,孩子們就讀的學校離家5公里,僅有的公交線路車次少、路線繞、站點多。為解難題,社區和公交集團第三巴士三車隊商議,開通了這條上學“專線”。
孩子們正在排隊等待“護學公交”到來
穿梭家校之間 這趟特殊的“公交專線”被點贊
與多數一年級小學生不同,家住潤園的郝夢圓已經開始“獨立”上學。每天早上7點20分,爺爺會將她送到小區廣場指定排隊點,她將在此搭乘“潤園-華小學生公交專線”直達校門口。
潤園至華小之間僅僅5.1公里,并非常規公交路線。為何會開通這條“定制線路”,這還得從去年潤園回遷安置說起。
回遷安置之前,大部分義城居民住在康園、瑞園,孩子也就近在華山路小學就讀。去年3月,潤園回遷安置,不少居民喬遷新居。喜悅之余,他們面臨著一個難題——社區配套學校尚未建設投用,孩子現就讀的華山路小學與新居之間距離數公里之遠。
“不少家長只能騎電動車接送孩子,一旦遇見刮風下雨,大人孩子都遭罪。”在走訪時,迎淮社區黨支部書記束飛了解到了家長的煩惱。“這不是單個家庭的事情,涉及數十戶家庭。隨著紫云路改造,這條上學路更難走了。”
去年入冬后,不少家長選擇搭乘公交接送孩子,可68路公交車車次少、路線繞、站點多。“短短五公里,經常要等車十多分鐘,坐車半小時。”經過內部調研后,束飛等社區工作人員帶著一份“專線”意向,找到了公交集團第三巴士三車隊,雙方一拍即合。
“潤園-華小學生公交專線”,由此而來。
專線開通后,社區工作人員薛良玉又多了一個任務:每天早上抵達排隊點,和志愿者一起維持秩序、護送登車。“根據前期登記,近80個孩子需要搭乘專線,車輛7點40準時發車。” 薛良玉說,每次將孩子送入校園后,志愿者均會往專線家長群內發送護學圖片。“圖片下面,家長們紛紛主動留言點贊,說‘這條專線省心又省力’。”
“護學公交”抵達校門口,孩子們有序下車
歡聲笑語一片 早高峰上學只需要十五分鐘
這條學生專線如何運行?孩子們的體驗感如何?參與志愿護學的家長需要做些什么?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起了個大早體驗了一次“公交專線”服務。
抵達時7點10分,排隊點已經是“一條長龍”。學生們背著書包、拎著水杯,一起等待的家長則互相嘮著嗑。不一會兒,“潤園-華小學生公交專線”從廣東路轉了過來,隊伍也蠕動起來。等車停穩后,志愿參與護學的家長立刻在上車處維持秩序,讓孩子有序入座。
“發車嘍,小朋友們站穩抓牢!”駕齡近三十年的吳宇孝負責這趟專線,車輛起步前他總會先提醒一聲。車速35碼,公交車平穩地行駛在路上,每次轉彎時吳宇孝會將車速降到15碼。“送孩子上學,責任重,肯定要小心又小心。”等待紅燈時,吳宇孝也會用小喇叭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雖然是早高峰,但路上耗時并不長。十五分鐘內,和同學、玩伴一起上學足以讓孩子們興奮不已。一路上,他們嘰嘰喳喳說著開心事,當然偶爾也會出現矛盾。“化解矛盾,保障行車安全便是我們志愿護學家長最重要的事情。”全職媽媽楊鮮第五次參與志愿護學,她家兩個孩子都搭乘這班專線上學。
在楊鮮看來,護學要心細、嗓門大,“兩個人看管四五十個學生,費嗓門。”專線未開通前,楊鮮騎電動車帶兩個孩子上學,“刮風下雨,小孩容易生病。”雖然護學不輕松,但楊鮮依然覺得很開心,“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嘛。”
專線量身定制后期還會根據學生人數進行調整
護學公交專線備受家長好評,束飛又開始考慮另一個問題——冬天搭乘專線上學的學生越來越多,不少家長反映有些擁擠。對于這個問題,合肥公交集團第三巴士三車隊隊長瞿皖寧介紹,會根據搭乘人數及時調整運行方案。
“這條護學公交專線車是直達車,中途不設??空?。”為了保障孩子們的安全,車隊還制定了特殊線路安全運營的規范準則,報備駕駛人員和車輛等信息。據了解,“護學公交專線”的駕駛人都是從達到五星級服務的優秀黨員、先進班組長里精心挑選出來的,安全系數更有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在合肥,“潤園-華小學生公交專線”并非先例。目前,第三巴士二車隊也開設了一趟“護學公交”,目的地是中山路初中。
“等待沁園回遷安置后,搭乘公交上學的孩子會更多,屆時我們也會根據人數、季節做相應的調整。”在瞿皖寧看來,開通此類定制線路,工作要做精做細,力求把服務做到乘客的心坎上。“目前,我們也和社區聯動開展一些安全知識講座。五星駕駛員會帶著一些公交案例走進社區和學校,讓小朋友更懂得遵守乘車規則。”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樂天茵子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