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由合肥市發改委市財政局主辦、市屬國企興泰控股運營的合肥市企業融資綜合服務平臺(簡稱信易貸平臺),累計授信金額已突破425.23億元。記者獲悉,一個月不到的時間,春節期間,“信易貸”平臺累計授信金額又已突破500億元,超13萬家企業在平臺注冊。
在為中小微企業和地方經濟服務的征程上,興泰控股持續發揮著積極作用。近日,記者從興泰控股獲悉,由該企業打造的合肥重要金融基礎設施平臺——合肥市征信公司也于日前成立。依托征信公司的“信用+金融+科技”發展路線,未來,“信易貸”平臺將增添多個重要功能。同時,征信公司將致力于推進合肥信用體系建設,讓信用價值“落地”,讓更多個人和企業享受到“信用紅利”。◢
緊握發展脈搏 征信公司“大有作為”
2019年,國家層面出臺了《統籌監管金融基礎設施工作方案》,提出“推動形成布局合理、治理有效、先進可靠、富有彈性的金融基礎設施體系”。
2021年6月,合肥出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其中明確提出“建立融資服務機制。建立政府、擔保、銀行、‘信易貸’平臺等四方融資服務機制,提供融資信息對接、政策兌現、金融產品保障等服務。設立征信公司,對進入‘信易貸’平臺的市場主體實行負面清單管理。”
“地方金融體系的構建重點轉為打造地方金融基礎設施,建立地方企業征信系統,無疑在發揮地方特有的信息優勢、協同能力以及政策空間,引導融資匹配、協同政策支持、優化融資環境等方面‘大有作為’。征信公司無疑是地方金融基礎設施的重點環節。”
合肥市征信公司負責人程超介紹,作為合肥市的重要金融平臺與“信易貸”平臺運營方,合肥興泰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前期對浙江、北京、蘇州、南寧等多地進行了充分調研考察,結合地方實際,成立合肥市征信公司。
“信易貸”添動力“三個一”新功能架起融資“鵲橋”
“成立征信公司的一項重要目的,是通過組建專業化穩定團隊來運營‘信易貸’平臺。”
程超表示,春節期間,合肥“信易貸”平臺授信金額已突破500億,共有注冊企業超13萬家,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上持續發揮著積極作用。而依托征信公司,未來,“信易貸”的運營將更具規范性,更加專業化。
“征信公司將著重以數據為‘利器’,提供更專業服務,進一步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金融機構不愿貸、不敢貸的‘痛點’。”
“信用展示方面,征信公司會在企業授權之后,將歸集的政務數據或金融機構感興趣的數據,在信易貸平臺給金融機構做基礎展示,同時,這些數據對于涉及隱私部分會提前進行脫敏。”程超說,這些基礎展示并非定制化,因為不同金融機構產品不同、風險偏好不同,因此,征信公司還將打造一套評價體系,評價體系將設立“信泰分”,圍繞相關政務數據,對企業進行細致評價。“‘信泰分’分根據銀行的不同、產品不同還有細項,比如抵押類的,‘信泰分’會有對于資產類的詳細評分。信用類的,會對其經理、法人等連帶在一起,個人情況等,有一個詳細評分。評分體系還能針對金融機構個性化需求進行調整加工。”
此外,征信公司還將與相關金融機構合作聯合建模,在企業授權的情況下,將相關金融機構感興趣的數據按照他們需求的方式加工,并放進他們的風控模型中,可作為該機構在合肥本地開展金融產品的重要指標。
程超說,更加專業化的團隊將用更先進的技術手段,把“信易貸”平臺融資撮合、融資輔助的功效進一步激發出來,更好為中小微企業和地方經濟服務。
信用價值“落地” 百姓有望享更多“信用紅利”
除了更專業化運營“信易貸”,作為合肥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平臺,征信公司還將充分挖掘信用價值,以“信用+金融+科技”,將數據化服務與實際場景結合,讓百姓的生活更智慧,更便捷。
“以社??檩d體,安康碼為主體,利用大數據,我們計劃在合肥打造一個‘卡碼通’體系。”程超說,體系建成后,百姓在路邊停車,乘公交,去圖書館借書等生活中大部分支付場景都能用一個碼來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體系將針對個人做信用“畫像”,信用好的人在許多場景中,可以“先享后用”。“比如在路邊停車,信用良好的個人取車后可以立即駛離,單月統一結一次款項即可。這不僅方便了個人,也有助于提高交通的流轉力。”
據介紹,利用信用體系,征信公司正計劃打造一套預付卡管理系統,這套系統主要服務于使用預付卡消費的商戶及其用戶。
“不少消費者在這些場所充值消費時,會擔心商戶‘跑路’等問題。但基于預付卡系統,充值款項將被統一監管起來,從而進一步保障消費者權益,讓消費者更安心。”程超說,同時,系統也將從商戶層面,給商戶建設一套信用評價體系。“小型商戶比較難獲得融資支持,但在這套系統里,我們會基于商戶信用,聯合各類金融機構,給商戶提供一整套信用類金融產品服務。同時,良好信用的體現,也將更利于商戶乃至整個行業良性發展。”
程超表示,合肥市征信公司將致力于打造成為一個自主可控且擁有核心競爭力的地方金融基礎設施平臺。“在做好‘信易貸’平臺的運營,更好地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基礎上,我們將不斷拓展相關信用類金融場景,讓信用價值真正‘落地’,讓更多個人、企業獲得信用紅利。”
記者 劉暢司晨